要想培養好孩子從這些習慣開始
【來源:易教網 點擊數:95 更新時間:2021-03-02】
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:“播下一個行動,收獲一種習慣;播下一種習慣,收獲一種性格;播下一種性格,收獲一種命運。”
習慣的力量很強,可以把一個人送到天堂,也可以把一個人拖入地獄。壞習慣使孩子偏離正道,好習慣使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。
我們都學過三字經:“性相近,習相遠。”就是告訴我們,人在剛出生時品性都是相似的,只是在成長過程中受生活環境的影響,導致了人的習性有差異。
俗話說:“好壞只需要15分鐘,學好卻需要1年甚至更久。”“喜歡讀書的好習慣可以瞬間消失,而一旦沾染上上網、打游戲的習慣、吸煙等壞習慣,想改掉就很難了。
因此,教育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,才能使孩子受益終身。開展幼兒教育可以從以下這幾種好習慣培養開始。
第一,自己的事情自己做
人的一生有很多習慣是在嬰兒期養成的。末代皇帝溥儀從小吃飯有人喂,穿衣服有人幫,出門也不用自己走路。后來成為平民。在自我生活管理方面就表現很糟糕。衣服穿反了,紐扣錯亂是常有的事。在街上走著也會迷路,回不去了。
人總是要自己照顧自己,從小養成自已的事自已做的習慣,有一天父母需要放手的時候,不會過度擔心,孩子也不會充滿恐懼。
第二,凡事宜早不宜晚
很多成年人有“拖延癥”,總是到最后關頭才去匆忙完成工作。
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時,要告訴孩子凡事宜早不宜晚,這樣可以讓你有足夠的時間應對可能的突發事件,從而培養出從容不迫的心態。例如,要讓孩子們做完作業再玩。
第三,參與家務,培養責任感
不要總以為孩子還小,什么事都做不了。讓孩子盡可能做家務,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,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員,有義務幫助家里分擔一些事情。
孩子養成做家務的習慣對成年后建立新家庭也有很大幫助。女人上廳堂,下廚房。男人也能做相應的家務事,這些都有助于家庭的和諧。
第四,養成閱讀習慣。
一定要讓孩子們多讀書,讀書真的很重要!不要限制孩子必須看古典名著,先從孩子的愛好開始。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,就能靜下心來讀書。
父母的言談舉止很重要,喜歡讀書,可以經常陪孩子一起讀書。
大量閱讀可以積累詞匯,提高語感,提高寫作能力,擴大知識,提高口頭表達能力。博覽群書,見識廣的孩子潛力無窮。
第五,學習選擇,知道如何取舍
我們都知道一生可以碰到的好東西有太多太多,但當真正需要拋棄的時候,特別是放棄自己最喜歡的人和東西的時候,我們又陷入深深的痛苦。
從小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和慷慨的意識也是培養他的思考習慣。這將使你在今后的人生中面對重大選擇時有自己明確的目標。有自己目標的人越快,成功的概率就越高。
六、有規律的生活
規律的生活是身體健康的因素之一。早晚顛倒,吃飯時間不固定,熬夜玩游戲,這也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現。
幫助孩子們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,例如每天幾點起床,幾點吃早飯,幾點做作業,幾點讀書,幾點睡覺。在有規律的生活中長大的孩子們,無論做什么事,都會主動制定計劃,有耐力。
第七,學會傾聽,善于幫助別人
父母應該先耐心聽孩子的話。聽孩子說話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。父母應該傾聽孩子的話,這樣孩子才會耐心聽別人說話,讓孩子理解別人。
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,讓孩子學會幫助別人。聽別人說話,幫助孩子長大了,在人際關系中獲得了較高的人氣,擁有了更多的人脈。
第八,不能再三出錯,有錯必改
孩子犯錯誤并不重要,但反復犯錯誤是不可原諒的。同樣的錯誤犯第二次這是成年人也常干的事。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,要求孩子有錯必改,同時會反省自己的行為。
第九,敢于嘗試,敢于懷疑
世界上沒有確定的成功之路。動態人生總是有很大的隨機性。各種因素往往不可預測,難以捉摸。因此,要想成功,就要有大膽嘗試的勇氣。在不確定的環境下,冒險精神是最稀有的資源。
鼓勵孩子嘗試,懷疑,是培養孩子勇敢、自信、勝任、獨立思考的精神。
十,控制自己的感情
不要以為孩子小。想哭就哭,想笑就笑,想生氣就生氣。其實控制自己的感情是一輩子的事情。
孩子的感情要有宣泄的空間,還要有控制的習慣。例如,與其說孩子遇到難題、煩躁、煩躁、生氣是沒有用的,不如先做點別的輕松的小事,靜下心來,再回去解決問題。
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養成這種好習慣,從現在開始,請幫助孩子養成這10個好習慣。
微信掃一掃,用手機看該文章
微信掃一掃,關注易教網公眾號
